栏目导航
甘肃电气集团:擎起抗疫的责任重担 守护群众的健康安全(一)
疫情“突袭”甘肃,让多个城市有些措手不及,但工作与生活并没有滞步,依然平稳有序。全国人民见证了省内外医护人员同仇敌忾联手抗疫的硬核实力,也见证了城市“红马甲”众志成城同心抗疫的奋斗足迹。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,甘肃电气集团党委迅速部署安排,坚决扛牢防控责任,在抓好企业自身疫情防控的同时,组织集团和下属公司各党支部和党员干部下沉一线,成立“党员突击队”,主动参与到省市各个街道、乡镇以及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,赓续发扬伟大抗疫精神,携手同心筑牢防控堡垒。
天电集团党委办公室主任王琛主动领命,充当起“大队长”角色。从领受任务第一刻起,他就全身心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。主动与社区接洽,悉心了解长控社区防疫工作方案,整合志愿者力量,周密部署工作分工,第一时间打开了支援社区疫情防控的工作局面。率先到岗,最后离岗,他“钉”在了长控社区核酸检测点,总能凭借长控社区“常住居民”对环境和人员的熟悉及满腔热心,巧妙化解就地处理问题。他统筹安排、灵活调度,尽最大努力做好队员就餐休息、安全防护等后勤保障,为队员加油鼓劲、提振士气,确保志愿服务队保持持久战斗力,保障志愿服务活动井然有序。
天电集团长控公司副总经理张吉波,按照碧桂园小区疫情防控工作方案,迅速投入到志愿服务活动当中。监督劝导、防疫知识普及、核酸检验测试秩序维护……当得知小区内部分住户食材储备不足,他联合同行志愿者不遗余力联系蔬菜配送站,解决了小区住户蔬菜供应不足问题。这当中,有误会,有不理解,这位“急性子”西北汉子始终细心细致,耐心宽容。疫情防控的战场上,下沉干部不仅是冲锋陷阵的“战斗员”,也是默默奉献、为民排忧的“服务员”,他们用初心温暖民心,用行动诠释使命。
天电集团物流公司副总经理桑琦是一名“90后”干部,也是莲亭社区正大世纪华都小区的“热心居民”。他是雷厉风行的“工作狂人”,也是果敢坚毅的时代新青年。居家办公第一天,看到社区志愿者“招募令”,当即主动请缨,和社区其他志愿者一道并肩作战。他是小区居民抗疫的“广播员”,是抗疫政策解读的“解说员”,是老人的“拐杖”,是孩童的“引导员”……在每一个需要的地方都有他忙碌的身影。“辛苦啥,这是党员应该做的!”他用最质朴的语言、最真诚的行动抚平小区居民对新冠的恐慌和焦虑。
工作中,他们是业务上的“领头雁”;抗疫战场上,他们是先锋。以身作则是最有效的示范,以上率下是最有力的引导,他们没豪言壮语,却用行动阐释了党员干部的担当和奉献。
一纸征集令,党员干部来呼应。11月1日,一份《关于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通知》文件在公司党建群广泛传阅。天电集团长控公司率先集结,长控制造党支部书记陈建军、管理党支部书记王志东、联合第一党支部书记肖兆斌、特种电器党支部书记魏诚杰闻令而动,于当天下午2点迅速到位,在长控社区防疫检测点开展工作。“我们是党支部书记,但首先是党员”“疫情就是命令,党员就要冲在前面”。
带头讲政治、顾大局,坚持以身作则,率先垂范。连日来,他们奔波在长控社区各核酸检验测试点,充当起疫情防控服务员、监督员、宣传员、引导员,展现出良好的党员形象。“昼短情长”,他们往往是天刚亮就到岗,配合社区做核酸检测前的准备工作。检验测试过程中,他们是值守小区的“守门人”,通常一站就是8-12小时。他们用心、用情筑起阻断社区疫情蔓延的坚强堡垒。
天电集团长控公司成套制造部部长张凤明,数日如一日驻守在西团庄社区。西团庄地处天水西临近要道,是防止病毒输入疫情扩散的前沿阵地,防护检查至关重要。在他穿上防护服那一刻起,他就是西团庄社区居民的“守门员”。张凤明于2020年5月加入中国,在最危险的地方,在最艰难的时刻,他尽职尽责,冲锋在前,没有休息过一天,没有放松过一刻。在这次抗疫大考中,他用行动践行初心使命,锤炼政治品格,体现出新党员的责任与担当。
天电集团风控审计部副部长舒鸿斌、天电集团长控公司销售部部长李玉来、工艺技术部部长李海平、质量管理部副部长刘晓杰牢记“生命重于泰山”“疫情就是命令”“防控就是责任”,驻守在长控社区,各显其能,为社区疫情防控加油助力。除了做好核酸检验测试秩序维护,他们强化宣传引导,做到“人在哪,宣传防控工作就做到哪”。“请打开健康码,保持安全距离”,嗓子哑了,腿站麻了,手冻红了……数日的重复里,他们“守土尽责”,核酸检验测试效率慢慢的升高,小区居民赞誉不断。截至目前,他们服务长控社区600多户2100余名居民累计完成核算检验测试8轮。
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刻,天电集团驻扎在汪团村的3名帮扶工作队队员,第一时间向公司党委提出申请,留在汪团村,和汪团村村民共渡难关。
在疫情爆发起初,他们迅速与村镇干部一道,组建起“党员先锋队”,搭建起村“联防联控点”。白天,他们冒着寒风参与消杀、物资转送,帮助村民代购食品、药品。挨家挨户做宣传,做到“逐户走访、逐人检查、逐一见面”,确保村民绷紧疫情防控之弦。熟悉掌握每户村民防疫物质储备情况,帮助调配储备蔬菜粮油等生活必需品。夜晚,他们值守至深夜,守好防控“安全大门”。
三名平均岁数超过50岁的“大叔”,在家中“为人子、为人夫、为人父”,在疫情严峻态势下“舍小家顾大家”,站好汪团村疫情防控的每一班岗。他们严查严管严控,全面堵住防疫工作漏洞,为汪团村全体村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“保驾护航”。
天电集团长控公司生产党支部党员于兆峰、刘正斌,成套制造部职工王喜霞等迅速进入“战时状态”,落实“战时机制”,依据公司安排,按照社区防疫工作需求,调整作息,准时准点到岗开展工作。作为社区门口的“新面孔”,一开始他们生怕被质疑,怕社区居民不配合。但当穿上红马甲,“手心标”让社区居民心安,“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”的志愿者精神让他们深觉光荣而责任重大。繁琐、枯燥、繁忙,他们用坚持、奉献、担当来回应。风雪征程,他们不辞辛苦,共同努力保障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有条不紊。
天电集团物流公司刘世龙是一名发展对象。作为物流公司业务骨干,他严谨细致,话虽不多,但极具热心,被公司上下所称道。他所在的星光家园属于城中村结合部,人文素质、外因等种种原因造就了“三无”小区的假象。10月29日,在组织第一轮核酸检验测试时,刘世龙率先报名当志愿者服务小区,物业后知后觉,随后发起招募令。刘世龙在业主群协调动员,敦促物业和业主团结一致共抗疫。在志愿服务过程中,联合物业和小区志愿者一道为医护人员做饭送餐,打破了物业和业主不合的困局,形成物业、业主、医护、志愿者联合抗疫的良好局面,燃起全民抗疫的坚定决心。
抗疫故事每天都在发生,抗疫力量每天都在汇聚。一线志愿者的爱与奉献同样值得铭记。
从社区参加完志愿服务活动刚到家的路天俊,面前的电脑屏幕还显示着整理上报的信息统计表和工作安排表。作为天电集团安全质量部的负责人,在疫情发生“苗头”之初,他便义无反顾投身疫情防控工作。负责公司各部门的疫情摸排,对接协调疫情防控部署……路天俊的工作任务既多又杂,千头万绪,加班到深夜成为常态。即便是居家办公,加班也是“日常操作”。白天,他跟志愿者一起参加活动,晚上,汇总各部门报备信息,及时准确向相关单位报备。他是“防疫工作群”第一个“醒来”的人,也是最后一个休息的人。他总能准确及时把官方消息发送给大家,提醒防控、提振精神、简讯捷报,想人之所想、急人之所急,用辛勤的付出,驱散职工群众心头的疫情阴霾。
也不止路天俊,经开区封闭管理期间负责值班的门卫、为公共区域消杀的师傅、为住宿舍职工提供饮食的食堂厨师等,他们默默坚守岗位,共同汇聚起天电集团疫情防控的后方力量。
党有号召,团有行动,疫情面前凸显天电青年担当。在天水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制度的情况下,天电集团青年职工李丁亮、叶琳自觉担当起单身职工的通讯职责。他们做好宣传安抚工作,掌握和了解住宿舍员工的思想动态,按公司部署做好“上情下达、下情上传”,确保了居住在职工宿舍的青年职工防疫信息准确完整报备,有利于公司防疫部门掌握这部分职工的安全信息。及时传达经开区疫情防控政策、方案,按有关要求带队组织人员有序进行核酸检验测试,督导本公司职工不随意在园区内逗留。
成套制造部董黎花以保障自身安全为前提,迎难而上,在经开区志愿服务活动中留下了自己坚定、热心的身影。平日里,她是妆容精致、衣着整齐的“小姐姐”,志愿服务活动中,她顾不上梳洗,顶着严寒早早到岗。引导人群,帮助老幼病患申领二维码,她坚守在志愿服务岗,不喊苦不叫累,咬紧牙关做好分配的每一项工作。
不同的“战场”,一样的担当,他们向着“疫”线行,贡献着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智慧和力量。
【后记】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,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。他们自愿充当志愿者,自愿扛起责任,将党旗、团旗牢牢插在战“疫”一线,做坚守初心的示范者,做践行使命的行动者,做模范带头的开拓者,做正能量的传递者……燃起全民抗疫的坚定决心,我们肯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遭遇战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
- 上一个: 配电柜价格百科
- 下一个: 股票总市值计算公式是什么